论 创 新
| 招商动态 |2016-12-01
(续前文)
二、创新是发展的创造性完善
如熊彼特所说,创新不仅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更是一种创造性的完善。毛泽东同志也说过:“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在创新中的破坏只是手段,完善才是目的。只有完善了,才是真正的创新,才会结出创新的果实。“创造性破坏”与“创造性完善” 既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创造性破坏”是“创造性完善”的手段,“创造性完善”是“创造性破坏”的目的,没有“创造性完善”,“创造性破坏”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正确理解“创造性破坏”和“创造性完善”,是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成功创新的一把钥匙。只有掌握这把钥匙,才能打开创新之门,才能走好跨越发展之路。
(一)坚持“高速发展金融为要”的投融资理念
实现保山的跨越发展,要坚持“高速发展金融为要”的投融资理念。这不仅因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更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因素的金融性质决定的。在全球化时代,资源是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金融资源更是如此。简单地说,哪里的利润高,哪里的资金安全,资金就往哪里流动。这就是经济学所阐述的“只要发展理念对,发展思路清,发展措施得当,就不会缺资金”的根本道理之所在。以我们中心城市建设为例,如果资金不是在全国、全省范围内流动,就不可能拿到167亿元的棚改资金。这是我们抓住了国家发行基础性货币,借用了省建投的平台,借用了省财政的背书,才实现了货币大范围流动。30亿元的滇西产业基金、70亿元的上海浦发行扶贫基金、40亿元的金砖基金,都是货币在全省、全国、全球流动的结果,高速发展正是抓住了大范围的资金流动的难得机遇。我们很多同志不理解深圳在短短三十年崛起的道理,其实从经济学上是可以找到准确的答案,就是资金和资源在全国、全球流动的背景下实现的。当年不是说全国的钱都往深圳扔和砸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即全国和全球的资金和资源都往深圳流动。上海浦东、江苏苏州的发展也是这个道理。我市确定的“十三五”期间GDP增长11%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的高速发展目标,靠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无一例外的都需要金融的支撑。就保山来讲,没有2000亿元以上的资金投入,高速公路是修不起来的,机场是建不起来的,六大产业是强不起来的。现在,关键是我们要做到,用财政有限的钱来撬动银行有效的资金,再吸引社会无限的资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搭好融资平台、建好发展平台、定好发展政策。市国资公司、永昌投资公司、昌源水务公司等就是我们的融资平台;“园中园”“三个万亩”“十个万亩”就是我们的发展平台;产业发展基金就是我们的金融服务;“51+49”债权股权投资模式就是我们的发展政策。有发展平台就有项目进入,有项目进入就有产业发展,有产业发展就有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是政府服务中最重要的服务,企业有市场没有资金时,需要金融服务;居民购房有欲望没有资金时,需要金融服务。金融服务时时刻刻体现着核心和关键的作用。山东恒丰为什么愿意做大做快,就是我们“51+49”的投资模式起作用。“51+49”的债权股权模式,是我们金融服务高速发展的模式,充分发挥了政府在发展中的主导和先导作用。在发展六大产业的过程中,如果企业资金有困难,政府以产业引导基金的形式帮助企业从市场上融到资金,适当的时候再有序地退出。在跨越发展中,“一进”“一退”十分关键,进入是为了使企业尽快做大,退出是为了使企业持续发展;进入是政府助力企业发展,退出是政府放手让企业发展;进入是为了加快发展,退出是为了持续发展。高速发展金融为要,就是如此奇妙!敢不敢进入是胆量,会不会进入是水平。同样,愿不愿退是水平,会不会退是智慧。不敢进说明没有担当,不会进说明没有水平。不愿退说明没有担当的水平,不会退说明没有发展的智慧。“51+49”的股权债权模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模式,搞好了促进经济高速发展,搞不好是一种金融风险,甚至是一种金融灾难,因为创新都是有成本和风险的。辩证地看,创新会有大胜利,也会有大失败;创新会有大收获,也会有大灾难;创新会有大发展,也会有大退步。否则就不叫创新,而叫按部就班,叫因循守旧,叫不思进取。因此,在跨越发展中提高成本和风险意识尤为重要。以美国为例,1929年和2008年的金融大危机,既是经济发展的大危机,也是金融业发展的大危机,但美国从来没有因危机而停滞过创新,包括最近的全球金融海啸,也没有影响金融创新。现在华尔街仍然是全球金融创新中心。
(二)坚持“产业发展集聚为要”的园区管理理念
实现保山的跨越发展,要坚持“产业发展集聚为要”的园区管理理念。在跨越发展中,产业实,发展才会实;产业强,发展才会强;产业快,发展才会快;产业优,发展才会优。从国外经验来看,英国工业革命的跨越发展就是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发展的跨越发展,德国的跨越发展就是世界科技中心形成的跨越发展,美国的跨越发展就是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发展的跨越发展。从国内经验来看,深圳的跨越发展得益于“三来一补”的出口贸易发展,苏州的跨越发展得益于大量外资进入的发展,浦东的跨越发展得益于金融开放。但是这一切,都离不开企业的集聚。英国的跨越发展得益于纺织和钢铁工业的集聚,德国的跨越发展得益于化学工业和汽车工业的集聚,美国的跨越发展得益于钢铁工业和互联网企业的集聚。同样,保山的跨越发展,就看大数据产业能否集聚发展,纺织业能否集聚发展,食品加工业能否集聚发展,硅基产业能否集聚发展,装备制造业能否集聚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能否集聚发展。“园中园”建设就是为集聚产业搭建的平台,轻纺产业上的天津纺控和恒丰集团标志着集聚发展的起步。集聚产业发展关键是要实现规模化,规模化发展才能实现发展的规模效益;集聚发展才能有效降低配套成本,发展成本降低又带来产业集聚;集聚产生产业链条,产业链条延伸集聚更多产业;集聚产生放大效益,放大效益扩大市场。政府推动集聚,集聚倒逼政府。讲产业,就要讲集聚,只要集聚了,困难就迎刃而解,发展就水到渠成,跨越发展就顺理成章实现。浙江义乌就是产业发展集聚的成功案例,或者说浙江每个市、每个县发展的成功都得益于产业的集聚发展。浙江有皮革县、有五金县就是最好的案例。也就是说,一个市、一个县要实现跨越发展,就在做大做强做优了一个产业,让这个产业的上游、中游、下游能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体系。以进驻我市的西安隆基为例,单晶硅拉棒只是众多的产业链中的一环,还有很多上游和下游的链条和企业。因此,我们搞“园中园”建设就是为了解决产业集聚问题,目的是让更多企业进入,使之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隆基单晶硅拉棒已经投了34亿元,最近又要追加投资15亿元,但是这还不够,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要投到200亿元以上才能形成,这就是集聚的效应。同理,我们完全相信,昌宁园的生物产业发展会集聚更多的企业,施甸园的发展会集聚更多的装备制造业,隆阳园的发展会集聚更多的电子信息产业。
(三)坚持“经济载体城市为要”的城市发展理念
实现保山跨越发展,要坚持“经济载体城市为要”的城市发展理念。我们都知道,生产要素都会往条件最好的地方流动,而城市往往又是生产要素最好的地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城市之间的竞争;省与省之间的竞争,是城市之间的竞争;县与县之间的竞争,是城市之间的竞争。因为城市承载着产业,承载着企业,承载着人才,承载着管理。中国与美国的竞争是北京、上海与华盛顿、纽约的竞争;中国与日本的竞争是北京与东京的竞争,与英国、德国也是同理。云南与四川的竞争,是昆明与成都的竞争,与广西、贵州也是同理。保山与玉溪的竞争,是隆阳区与红塔区的竞争,与大理、楚雄也是同理。因为一个城市承载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好的产业、最好的企业、最好的人才、最好的管理。因此,城市与产业的关系是承载与被承载的关系,要有好的产业,必须有好的城市;要有好的企业,必须有好的城市;要有好的人才,必须有好的城市;要有好的管理,必须有好的城市。我们为什么要建设“三个万亩”为主的城市生态廊道,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以最好、最美、最亮、最绿、最净的城市,吸引最好的产业、企业、人才和管理。我们建不了最大的城市,但我们一定要努力建设最好、最优、最精、最特的城市。“三个万亩”是我们建设好城市的起点,保一中是我们建设好城市的起点,青阳片区的保山第一人民医院是我们建设好城市的起点,永昌阁是我们建设好城市的起点,红花安置房是我们建设好城市的起点,沈官和廖官安置房是我们建设好城市的起点。好城市要具有规划好、项目优、管理强等特点,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有素质优秀的好市民。有了好的市民,特别是文明市民,建设好城市的核心和关键就具备了。农民洗脚进城易,洗脑进城难,这个过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甚至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的努力。建设绿色为主的生态城市,建设文明为主的文化城市,建设产业为主的强大城市,建设文明市民为主的优秀城市,最终成为承载强大经济优势的城市,这样的城市才是成功的城市。我们在城市建设上决不能把理念搞歪了。人的现代化、人的文明化、人的优秀化才是城市建设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城市优劣是由人来评价,是由入住城市的人来评价,尤其是外来入住的人来评价的。 国际通行的评价一个好城市的标准是“企业家集聚度”,也就是用一个城市入驻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五百强”企业、中国民营“五百强”企业的数量来衡量的,而不仅仅是“四创两争”,那只是评价城市的客观化标准和标准化量化,而不是第三方标准,第三方标准才是最严格、最科学、最客观、最全面的标准。新加坡是只有一个城市的国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却入驻的最多,欧洲的瑞士也是如此。因此,新加坡、苏黎世、日内瓦无可争议地成为了世界上最好的城市。“十二五”期间,腾冲市为什么比隆阳区发展快,就是入驻的大企业比隆阳区多。“十三五”开始,隆阳区发展为什么比腾冲快,就是隆阳区入驻的企业,尤其是产业类的企业比腾冲多。因为城市环境逐步改善了,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了,企业才愿意来入驻。在招商引资中,我们反复强调要看青华海西湖、看永昌阁、看保一中也是这个道理。展望未来,保山跨越发展取决于城市,取决于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建设。因为“三个万亩”容得下大企业、大产业、大发展,所以“三个万亩”建成之时,就是大企业纷纷进入之时,就是中心城市建设跨越发展之时。
(四)坚持“农业发展规模为要”的土地流转理念
实现保山跨越发展,要坚持“农业发展规模为要”的土地流转理念。我市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农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体制创新,得益于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得益于复种指数的提高。但是,在迅速解决农业产量问题的同时,却没有较好地解决农业发展质量的问题。当前,农产品农残超标和大量使用添加剂已成为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致命伤,其根源就在于土地的分散分户经营,制约了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因此,土地能否适度规模经营就成为提高农业发展质量的关键一坎,实现规模化经营就能过坎,否则就不能过坎。无论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还是我们自己成功的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十个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就是由此而来的,这不仅仅是为了让农民得到土地流转收入、成为产业工人打工收入、参与效益分成三份钱,更主要的是为了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工业化、品牌化。在农业生产中,除非进行科学实验,否则的话单靠几亩地是实现不了上述“五化”的。因此,万家欢集团的进入、褚橙集团的进入、庆安集团的进入,都说明保山良好的气候资源仅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土地流转形成规模才是核心和关键。这么多年来,我市几万亩的茶叶、几万亩的核桃、几万亩的咖啡,为什么没有实现农业发展的品牌化?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深刻反思的问题。时至今日,我们论茶叶,不如临沧、版纳和普洱;论咖啡,不如德宏、普洱;论核桃,不如大理、楚雄,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虽然面积很大,但都是分散到农户种植,没有集中到若干大户上,因而也就很少也很难考虑加工的问题、品牌的问题。道理很简单,品牌没有别人响亮,加工没有别人规模大。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很大一部分保山咖啡原料运到德宏加工成成品获利,利润基本上到德宏去了,而原产地的我们却得之甚少,这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当前,我市农产品加工的产值仅占整个工业产值的40%,增加值的20%,税收的10%。到目前为止,保山在农业上没有一个在全国响亮的品牌,在全省范围内也很少,更不用说世界上的。有些我们自己认为响亮的品牌,但市场并不认可。生产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利润少,也是个不争的事实!出路在哪里?只有从规模农业做起,而规模农业又必须从土地流转做起。实现土地流转规模化和实现种植业的规模化,才有可能实现农业的标准化、生态化、工业化、品牌化,这既是发展的现实问题,也是发展的出路所在。从规模化出发,我们才有可能发展大农业、效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这不仅仅是规模农业的问题,还会由此引发一系列农业发展的机制体制创新,标准化如何推进、工业化如何实施、生态化如何达标、品牌化如何实现等问题,都会在推进农业规模化的过程中逐步得以解决。
(五)坚持“跨越发展开放为先”的开放发展理念
实现保山跨越发展,要坚持“跨越发展开放为先”的开放发展理念。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开放经济,开放经济的核心就是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的奇迹,从政治上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从经济上讲是引进发达国家成套成熟的设备实现规模化生产,又实现航海自由带来的贸易规模化,尤其是海上运输不需要海军护航,让中国贸易的物流成本大大降低了。我们津津乐道的保山历史上的成功就是丝路永昌的成功,实质上也是贸易永昌的成功。我们现在遇到的发展困难,实际上是遇到了开放的困难,也就是贸易的困难,就是尚未打通到缅甸、印度的贸易通道,陆路未通,水路也未通,这就是保山发展、开放最大的障碍和制约。假如,企业到保山投资,原料还要从沿海购入,产品还要倒流到东部省市从太平洋出海,最后到达其他国家和地区,企业的成本将会大大增加,到保投资建企的愿望就会大大的降低,开放发展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只有打通通往印度洋的通道,保山才能形成真正的开放优势和发展优势。我们历史上辉煌的丝路永昌,就是打通了到缅甸、印度的陆路通道,即“蜀身毒道”。实现开放发展,不仅要打通陆路,还要打通水路,更要打通“洋路”,即印度洋通道。只有打通了“洋路”,才可能形成保山独特而唯一的开放优势。否则,所谓的开放优势就是自我感觉良好,甚至是自欺欺人的。保山的发展靠跨越,跨越发展靠开放,开放的关键是形成互联互通的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高效便捷的航空网、信息化的互联网、保障有力的能源网、丰富充足的水网。“五网”打不通,贸易之路就打不通;“五网”打不通,必然不能跨越发展,这一点我们要始终牢记。贸易之路打通,楚雄、大理、保山、德宏都是通的,整体是会发展的,但发展绝对是参差不齐的,就看谁能发展得好一些、快一些、优一些。上世纪八十年代,云南省大发展的最大机遇就是建烟厂,抓住机遇建烟厂发展就快,没有抓住这个机遇发展就慢。发展关键看能否抓住机遇,有时抓住了一个产业就发展,抓住了一个企业就能发展。从哲学上讲,这就是偶然性大于必然性的原理。我们现在明白了,凡是当年建了烟厂的,发展就快一些,没有建的就慢一些,我们跟大理、楚雄的差距,说穿了就是这个差距。这一点,我们永远都要记住,有时候差距就从一个企业开始,就从一个环节开始。二战后日本拼命和美国竞争,美国感到害怕了、震惊了,最后美国的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还是把日本打败了,特别是克林顿任总统时期,美国抓住了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机遇,发了互联网大发展的财,实现了连续113个月的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也得以快速增加。克林顿下台时,美国的财政是赢余的。
三、创新是发展的内在规律
无论是从创新的实践来看,还是从创新的历史看,创新都有其规律性,而且这种规律性是可以研究、可以探索、可以寻找、可以发现的。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准是生产力,衡量生产力的尺度是生产工具。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其实质就是强调使用和制造工具是人类社会的根基这一理念。制造、使用、改进工具标志着社会发展的程度和生产力的水平,不同阶段创造出不同的工具,不同的工具会创造出不同的文明。它是人类文明最集中、最根本的反映。
如果按不同的工具创造出不同文明标准来划分,我们可以把人类文明经历的阶段划分为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生态文明五个阶段。原始文明是使用木器和石器创造的文明,农业文明是使用铁器和铜器创造的文明,工业文明是使用机器创造的文明,信息文明是使用电脑创造的文明,而未来的生态文明会依托和使用什么工具创造,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得出结论。
各个阶段文明形态简明表
在简明表中,“标志”主要在于说明不同的文明形态创造使用了什么工具。后一文明形态使用的工具既是前个文明形态发展的结果,又是该文明形态不断创造的工具和后一文明形态发展的基础。其他类别,如“地点”和“载体”,则一目了然,不再赘述。
主体、标志、地点、载体都容易理解,难点在于特征的分析、理解和把握。从各阶段文明形态的第一特征来分析,原始文明的特征是随时流动。原始人一开始并不从事农业生产,因为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随水而动,随洞巢而居,随遇而安,随可供采摘食用的食物而迁徙不止。哪个地方可以打到猎物就搬到哪里,哪个地方可以捕到鱼就搬到哪里,哪个洞穴可以避风御寒就搬到哪里。它是在小范围不断流动中创造文明的。
农业文明的特征是固定活动。即在一个固定的空间、一个较小的空间范围内创造文明,比如在村落。由于农业文明的创造一般在固定的地点实现,导致农业文明阶段人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封闭、保守、僵化的特点。
工业文明的特征首先体现在空间的扩大上。用大机器进行大工业生产,原料取之于不同的地方,多来自生产地之外;产品来自于一个或多个地点,销往不同的地方,绝大部分要销到生产地之外,所以它的空间无限扩大了。因此,工业文明要求人们具有开放、进取及灵活的心态、思想和精神。
信息文明的特征是时间缩短。原始文明时代,中国与美国无法交流,农业文明时代要靠船渡海交流,工业文明时代最便捷的方式是